本文目录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诗句
1. 关于否的诗句吗
《赠钟陵陈处士》贯休
否极方生社稷才,唯谭帝道鄙梯媒。
高吟千首精怪动,长啸一声天地开。
湖上独居多草木,山前频醉过风雷。
吾皇仄席求贤久,莫待征书两度来。
《哭祖六自虚》王维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
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
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
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
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
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
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
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
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
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
乍失疑犹见,沉思悟绝缘。
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
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
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
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
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
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
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
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
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
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
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
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
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
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
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
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
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
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2. 含否字的诗词
唐代韦庄有句诗:
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
全诗是:
《湘中作》
千重烟树万重波,因便何妨吊汨罗。
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
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
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
又想到一首,全诗第一个字就是否的呢:
贯休(唐朝)
《赠钟陵陈处士》
否极方生社稷才,唯谭帝道鄙梯媒。
高吟千首精怪动,长啸一声天地开。
湖上独居多草木,山前频醉过风雷。
吾皇仄席求贤久,莫待征书两度来。
3. 文言文大全带否字的句子
fǒu ㄈㄡˇ
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
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
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其它字义
● 否
pǐ ㄆㄧˇ
◎ 不好,坏,恶:~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
例句如下:
否 fǒu
〈副〉
(1) (会意。从口,从不。“不”亦兼表字音。本义:不然,不是这样)
(2) [古]∶不,不然,不如此 [nay;no]
否,不也。——《说文》
否臧凶。——《易·师》
否德黍帝位。——《书·尧典》。注:“皆训不。”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战国策·魏策》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这是妥当的办法吗?否
(4) 非,不是 [not]
大人否亨。——《易·否卦》
否则熟虑而从之。——《礼记·表记》。注:“谓非己志也。”
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墨子》
(5) ——用于“能否”、“可否”、“是否”中。如:明日能否出发,需视天气而定
(6) 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又如:汝知之否
(8) 另见 pǐ
常用词组
否定 否决 否决权 否认 否则
基本词义
◎ 否 pǐ
〈动〉
(1) 闭塞;阻隔不通 [block]
否,隔也。——《广雅》
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否者,蔽固不通之称。——《匡谬正俗》
否者,闭而乱也。——《汉书·刘向传》
(2) 又如:否滞(停滞;阻塞);否塞(闭塞不通);否结(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否隔(亦作“否鬲”。隔绝不通);否道(壅蔽之道);否闭(闭塞不通)
(3) 贬斥 [denounce;censure]
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世说新语》
(4) 变坏;灭绝 [become extinct]
若到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西游记》
不择善否。——《庄子·渔父》
词性变化
◎ 否 pǐ
〈形〉
(1) 困厄;不顺 [poverty-stricken]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宣公十二年》
(2) 又如:否屈(困顿受挫);否败(穷困;时运不好);否往泰来(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而末泰(时局动荡不安);否运(恶运,坏运)
(3) 恶 [evil]
未知臧否。——《诗·大雅·抑》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否心(邪恶之心);否德(卑劣的品德);否臧(善恶)
(5) 通“鄙”。鄙陋 [superficial;shallow]
不善少而否老。——《庄子·大宗师》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6) 又如:否妇(鄙陋的妇女)
〈名〉
(1) 通“痞”。病名,胸中满闷结块的病 [lump in the abdomen]
心下否痛。——《素问·五常政大论》
(2) 又如:否肿(痞块肿胀)
4. 描写日出的诗句
原发布者:qiulenovo2007
描写日出的古诗咏初日宋·赵匡胤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忆江南唐·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忆江南?登单于台唐·张槟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关于泰山的泰山--张岱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咏初日宋·赵匡胤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曾旧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忆江南?登单于台唐·张槟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5. 关于月的诗句,50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1、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2、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3、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4、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十五夜望月 (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娥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
6. 大家有哪些关于辛亥革命的诗词否
徐自华(1873年~1935年),字寄尘,号忏慧,石门县语溪(即崇德县石门镇,清朝时改称石门县玉溪镇,今桐乡市崇福镇)人。
徐氏姐妹出生书香门第。祖父徐宝谦,号亚陶,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安徽庐州知府。
父亲徐多,号杏伯,国学生,诰封奉政大夫。自华生性聪慧,又受家学渊源,幼小时就会作诗吟词,深得父、祖辈的喜爱。
祖父亚陶公就有《示女孙自华》诗,诗云:“果然一介比书生,修到梅花骨格清。我已三更幽梦醒,楼头犹听读书声。”
自华少女时期的诗词调子明快,音韵和谐,具有委婉清丽的特色。如自华14岁所写的《西溪夜泛》诗:“轻舟才过板桥西,月色溶溶满小溪。
一阵风来波面响,林间宿鸟尽惊啼。”自华18岁所写《坐月》诗:“开帘月中坐,寂寂隔尘境。
凉意随风来,清辉侵袂冷。余心素旷淡,夜景适幽静。
玩久起凭栏,徘徊自顾影。”又如自华20岁时所写《诉衷情》词:“年华容易水东流,雁又叫妆楼。
换得罗衣嫌薄,自起放帘钩。 风乍爽,暑全收,没来由。
愁过春日,闷过长夏,病到新秋。” 封建社会女子择偶讲究门当户对,自华21岁嫁与湖州南浔梅福均(字韵笙)为妻。
这种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的婚姻是没有多少爱情基础的。我们读自华婚后7年所写诗作,就可以看出诗人心中的苦涩。
如诗人婚后第一年所写的《病中感怀》二首,其一诗云:“寂寞闲庭欲暮时,疏帘细雨织愁丝。忏除慧业拼焚稿,感触乡心又赋诗。
瘦影怕临明镜照,吟怀剩有短檠知。比来悟得安心法,处世无才且学痴。”
(见徐蕴华《记忏慧词人徐寄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即自华婚后第七年,丈夫梅福均病逝,自华写有《悼亡》诗七章,第一章劈头就说:“黄鹄哀鸣泣赋歌,一场噩梦七年过。
红颜大半才名误,恨抱千秋薄命多。”诗人心中的苦涩是可想而知的。
丈夫死后,自华思想极度苦闷,这一时期所写诗词就多愁苦之音。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七夕,自华有《贺新凉》词一首:“此夜难成寐。
步闲阶、露凉人静,微风乍起。瘦影凭栏清似水,相对自怜憔悴。
那更堪、年来情思。触景伤心心易感,蹙双蛾损尽眉峰翠。
愁如许,愁如醉。 抹空纤月如钩细。
听桐阴蛩声唧唧,满阶秋意。离合悲欢供领略,寸寸愁肠断矣。
怎禁得、千行红泪。乞巧红心增怅望,问双星奚地埋忧处。
思往事,皆情累。”自华这一时期的词作受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影响很深。
这一年,自华在父亲的督责下,编成《听竹楼诗稿》,并作序记述自己学诗的经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南浔乡绅张弁群等人创办浔溪女学,聘请徐自华为堂长。
这年三月,鉴湖女侠秋瑾经人介绍来浔溪女学任教。秋瑾追求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为自华所珍视和器重。
两人情投意合,遂成莫逆之交。自华写有七律《赠秋璇卿女士》二首,其一诗云:“每疑仙子隔云端,何幸相逢握手欢。
其志眉咸莫及,此才巾帼见尤难。扶持祖国征同爱,遍历东瀛壮大观。
多少蛾眉雌伏久,仗君收复自由权。”我们从中不但可以看出自华对秋瑾的敬仰之情,还可以看出两人结交的思想基础。
这年初夏,自华姐妹经秋瑾介绍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成了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人。这年冬天,秋瑾在上海筹办《中国女报》,经费筹措遇到困难,徐自华姐妹即慷慨资助1500元,使《中国女报》第一、二期得以顺利出版发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早春二月,徐自华与秋瑾同游杭州,在岳王坟前订下“埋骨西泠”之约。此时秋瑾正组织光复军,部署浙江起义。
农历五月,秋瑾来崇德,与自华谈起起义经费筹措困难,自华即拿出私人积蓄和首饰等约值黄金30两资助起义,秋瑾当即赠翡翠玉钏给自华留念。这年七月,革命党人安庆起义失败,秋瑾不幸被捕,从容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自华闻噩耗,悲痛欲绝,写下《哭鉴湖女侠》十二章,直斥清廷当局为独夫,盛赞秋瑾女侠为巾帼英豪。诗云:“噩耗惊闻党祸诬,填胸冤愤只天呼。
不求明证忘公论,偏听流言竟屈诛!昭雪纵然他日有,相逢争奈此生无。如何立宪文明候,妄逞淫威任独夫。”
“慷慨雄谈意气高,拼流热血为同胞。忽遭谗谤无天日,竟作牺牲斩市曹。
羞煞衣冠成败类,请看巾帼有英豪。冤魂岂肯甘心灭?飞入钱塘化怒涛。”
此后,自华与胞妹蕴华及桐城吴芝瑛为秋瑾营葬事而奔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自华等人在杭州凤林寺公祭秋瑾。
会后成立秋社,自华被推为社长。自华写有多首诗词记述此事。
自华在《六月六日祭毕秋坟风雨大作》诗中勉励同仁“莫抛女儿泪,继起是英雄。”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1909年冬,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发起成立南社,自华与蕴华同为南社早期成员。是年自华在陈去病的帮助下,整理旧作,编成《忏慧词》出版。
辛亥革命后,徐自华到上海主办竞雄女学,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斗争。晚年徐自华由沪移居杭州西湖秋社,直至1935年7月病逝,享年63岁。
纵观徐自华的一生,由名门望族的闺阁千金成长为投身民主革命的女诗人,经历很不平凡。在自华的人生历程中,和鉴湖女侠秋瑾的相识、相交,是她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
她的诗风由前。
7. 关于柳的诗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东溪种柳 【唐】白居易 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木便)楠固难移。
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
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
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御沟柳 【唐】杜荀鹤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咏柳二首 【唐】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 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御沟新柳 【唐】贾棱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御沟新柳 【唐】李观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垂柳 【唐】李商隐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
古汉语中等的意思
①品级;级别:头等|同等|三六九等。 ②相同;一样:相等|等价|等腰三角形。 ③等候;等待:等车|等机会|我在家里等你。 ④表示列举未尽:我们学习数学、语文等课程。 ⑤列举后煞尾: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城市。 更多解释 等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等”作虚词用: 等——《说文》:“等,齐简也,从竹寺,会意。”按:寺为简册杂积之地。《广雅·释诂》曰:“等,齐也。”原为实词中的动词。而等级则为名词。由于“等”本音,为都在反,又转音丁儿反,有何等或何物之义,唐代时的如今江浙地区人,都称“齐等”为丁儿反,应瑗诗有“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之句,意谓用何才学,而被赞誉当官。(颜师古《匡谬正俗》卷 六)《后汉书·祢衡传》:“死公!云等道?”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可见等有“何”义,可作虚词。(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5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台阶 【等】称量轻重也。例句:1、[孟子]等百世之王。2、[史记夏本纪]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又,《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句:“便取出银子,刚刚一块,讨等来一称,叫声惭愧。”可知又为“称量轻重的工具”,即秤或天平,或笼统称谓。居牖客查不出,就教于大方之家。~~ 等韵学研究的对象,通常二名不分。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编辑本段起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前头载的《明显四声等韵图》的说明说:“夫等韵者、梵语悉昙。”这就是说:等韵是比照梵文的悉昙章 (siddham)仿造的。悉昙是印度小孩子刚识字用的拼音表,唐代和尚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说:“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大正藏》2125号 228页,以下引《大正藏》,只注号和页码)梵文一共有14个元音:a、╣、i、ī、 u、 ū、╱、捤、奞、拃、e、ai、o、au。此外还有两个书写的附加号:"大空点"╮(anusv╣ra),表示前头元音鼻化;“涅盘点”╪(visarga) ,表示前头的元音末尾上声带停止颤动。如果连这两个(用a╮、a╪作代表)也算上,就可以把元音数成16个。唐代和尚智广以下多数人认为从╱起以下4个字平常少用(第 4个根本不用),就把元音数成12个。梵文的辅音一共有 k、kh、g、gh、凛;c、ch、j、jh、?;▆、▆h、╨、╨h、╯;t、th、d、dh、n;p、ph、b、bh、m;y 、r、l、v、▂、▄、s、h33个。拿一个一个的元音来轮流跟33个辅音拼,比方ka、k╣、ki、kī…… kha……ɡ a……ɡha……凛a……;ca……cha……;▆a……▆ha……;ta……tha……;pa……pha……;ya……ra……la……va……▂a……▄a……sa……ha……。一共33×12=396个不同的音节,这就是第一章。第二章往下,第一个辅音(前)后头就有别的辅(介)音了。第二章是kya……khya……ɡya……ɡhya……凛ya……,cya……chya……。第三章是 kra……khra……ɡra……ɡhra……凛ra……;cra……chra……。轮流拼,就叫“转”(parivarta)。这个梵文字也等于“章”(见内外转),在佛经里叫“品”。
汉
从东汉起,汉人开始学佛翻经。可是绝大多数是显教经。学这个,不用懂梵文。除了《大般涅盘经·文字品》那类的零星几处接触到梵文以外,人们并不理会悉昙。
唐
到初唐,掺杂着巫术的密教大规模流入中国。译这种经,需要对译大段的咒语(真言),人们才开始学悉昙,并且斟酌用什么字对梵文某个音才妥当。日本释安然(841~?)《悉昙藏》五说:“上代翻译,梵汉不定。真言对注,梵唐粗定。”(2702号 418页)可以证明。日本1984年3月新刊《六地藏寺善本丛刊,别卷》318页有《真言宗教时义问答》正是安然的另一部作品,可以说明密教跟悉昙学的关系有多么密切。 汉人学悉昙久了,就仿造出唐音表来了,这就是等韵图。现存最早的韵图是《韵镜》,是宋代流到日本清末又从日本传回来的。可是《别卷》 316页著录《韵镜字相传口授目录·指微韵镜序闻书》一册,编者引“相传口授”原文说:“悉昙末师有误其故。”可见日本和尚还认为《韵镜》就是悉昙学。 比照悉昙造韵图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梵文元音14个,汉语韵有206个。字母(开头辅音)相传是36个。用206×36作一章根本办不到。只好用一韵或是几个相似的韵作一个图,用声母轮转。全书用206韵(分成若干组)轮转。几个韵概括成一个单位就叫"摄"。 摄(parigraha)是佛书里表示“概括”的词,比方《因明入正理论》就说:“如是总摄诸论要义。”(1629号10页)206分为平、上、去、入4部分,得数在60上下,再概括成12或是16摄就不难了(最早的等韵图只概括成40左右个"图"。《韵镜·调韵指微》叫“四十三转”,还没有“摄”这个术语。《明显四声等韵图》直接叫“章”)。
编辑本段图式
现在用《韵镜》的《外转第二十三开》图举例说明(图 1)。“开”表示没有 u类介音,“合”表示有。后代音韵学家合起来叫"呼"。这个字原来只不过当现代话"发音"或者“念”讲,后来“呼”也变成术语, 成了"开口呼"和“合口呼”的总名称。整个图横着有6大格,竖着有5大格。顶上的6个大格是作图的人用来说明开头辅音(字母)的性质的。从右往左第 1格里是“唇音”,第2格是“舌音”,第3格是“牙音”,第4格是“齿音”,第5格是“喉音”,这5组总名“五音”。《通志·七音略》用宫、商、角、徵、羽,是借用音乐术语(C、D、E、G、А),没什么道理。第6格是“舌齿音”,包括“半舌音”、“半齿音”。《韵镜》卷首的《调韵指微》说:“若来字则先舌后齿,谓之舌齿;日字则先齿后舌,谓之齿舌。”《七音略》叫“半徵、半商”。唇、舌、牙、齿、喉、半舌、半齿总名叫“七音”。一共得36字母,排列为23竖行。在《调韵指微》后头有一张《三十六字母》表: 帮滂并明端透定泥见溪群疑精清从心邪影晓匣喻来日 非敷奉微知彻澄娘 照穿床审禅这里“唇音”有两组。一组叫“唇音重”(后来习惯叫“重唇”),包括帮滂并明。据现代人拟测,大概作书的时候发“双唇音”。另一组叫"唇音轻"(后来叫“轻唇”)包括非敷奉微,大概发“唇齿音”。“舌音”也有两组。一组叫“舌头音”,包括端透定泥。这就是用舌尖在齿背发塞音,另一组叫“舌上音”,包括知彻澄娘,罗常培说就是用舌尖在齿龈后发音。“齿音”也有两组,一组叫“齿头音”包括精清从心邪,这就是舌尖在齿背发塞擦音和擦音。另一组叫正齿音,包括照穿床审禅,大概用舌叶(或舌尖)在齿龈或齿龈后发音。“牙音”包括见溪群疑,是舌根塞音和同部位鼻音。"喉音"包括影晓匣喻,是舌根擦音、喉塞音和半元音。 "半舌音"指来母,是边音。半齿音指日母,一般认为是舌面前鼻音加擦音。梵文的“摩多”m╣ta或m╣t╱k╣原来当母亲讲,以后用来指14个元音再加大空、涅盘两个点,大致就是母音。再用来称开头辅音是借用,因为梵文偶然也用m╣ta泛指一切字母表。 等 顶上的每一个大格里在“唇音”、“牙音”等总名下还有“清”、“次清”、“浊”、“清浊”各种注释。“清”和“浊”从先秦就用作音乐的术语。《韩非子·十过》就提到过“清商”、“清角”等等乐曲。孔颖达《礼记·乐记·正义》说:“黄钟至仲吕为浊,长者浊也。蕤宾至应钟为清,短者清也。”长短是指律管说的。管子长,音就低;管子短,音就高;这是管乐器的规律。因为辅音,特别是塞辅音的声带颤动一般地说是低频的,那么梵文的n╣da╪、gho▄a╪译成“浊”是最自然的。▂v╣sa╪、agho▄a╪ 自然要译成“清”。辅音影响字调。全国大多数分清(阴)浊(阳)平的方言,绝大多数都是清高浊低。广州方音是最典型的。它的四声分裂后每一种都是清高浊低。日本释明觉《悉昙要诀》一说:“初低终昂之音可为上声之重。”(2706号507页)说明唐代输入日本的音浊上声是开头低的。日本释了尊《悉昙轮略图抄》一说:“上声重,初低后昂;上声轻,初后俱昂。”(2709号657页)也可以作证。释安然《悉昙藏》三引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说:“右脚等廿五字并下八字,总有卅三字,名‘初章’;皆须上声读之,不可著其字而为平去入也。”(2702号380页)这就是说,念梵文ka……等辅音字母必得用高平调(ud╣tta),不该光执着汉字改念别的调。从这里看,“清”就是声带不颤动,影响得字调高。梵文比声第1个字叫prathama,第2个叫dvitīya,汉译“次清”,不过是第2个清音的意思。误以为“次”是“较差”,从而给“清”上加“全(清)”等字是望文生训。鼻、边音叫“清浊”是因为分析不精密。 从上文所引释了尊的话来看, 他用"轻重"代替“清浊”。裴氏《涅盘文字》(2702号412页)在ka下注“稍轻呼之”、 kha 下注 “稍重声呼之”。可见“轻”指alpapr╣╯a)(小气),“重”指mah╣pr╣╯a(大气)。等韵书里不都遵从这个正确定义,有不少用得不正确。 竖着第 2大格是平声字,第3是上声字;第4是去声字,第 5是入声字。平、上、去、入总名“四声”。每图最左边末一格里的大字是《广韵》或《礼部韵略》的韵目,图里有音没字的就划圈儿。在一个大格里,字排成4个小横行。第1行叫一等,第2行叫二等,第3行叫三等,第4行叫四等。“等韵”这个名字就从这里兴起。“等”代表什么呢?清代江永《音学辨微》说:“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 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从这个话看,“等”是说主元音的开口度。拿《韵镜》外转第二十三开看,尽左边格子里写“寒、删、仙、先”4个韵目,正对着一、二、三、四等。据瑞典高本汉等人拟测,唐代人念一等用姙 【ɑ】元音。念二等用【奃】类元音。念三等用【ε】元音,并且有i类性质的介音。念四等用【e】元音。既然分 4个韵,那主元音肯定不能一样。江永的话可信。不过因为有些开头辅音(字母、纽)只和某一“等”的韵拼,比方非、敷、奉、微一般地说只和三等韵拼,人们就也叫它们“三等纽”。这是术语借用。要是有一些纽,只拼一、四等韵,如精、清等纽,又有些纽,只拼二、三等韵,如照、穿等纽,人们就可以把它们合写在一个大格里了。由于声母和“等”有固定的配合关系,所以江永又说:"辨等之法,须于字母辨之",就是利用声母逆推韵属于哪一等。有韵图的人可以不必费这个事。 等韵家用术语,并不划一。《韵镜》齐韵列在外转第十三开;是四等韵。“鸡”字“古奚切”,跟一等咍韵“该”字“古哀切”用同一个切上字。内转第五合的支韵"规"字也填在四等,可是"居随切",并不用“古”作切上字。据高本汉等人研究,《切韵》的"古"、“居”不是一类:那么四等就有两种了。陆志韦把齐、先、萧……和一等用相同切上字的叫“纯”四等韵,把支、脂、祭、真、仙、宵、侵、盐等既有三等字又有四等字的韵叫“三、四等合韵”。把这类三、四等合韵里喉牙唇音既有三等又有四等的叫"重出喉牙唇音",董同龢叫“重纽”。陆的解释是纯四等没介音,三、四等合韵的三等用I介音,四等用i介音。日本释明觉《悉昙要诀》二说:“ i……玄奘云‘壹’……。”(2706号527 页)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廿五把╱捤注成“乙上乙去声”(2128号 470页)。这两种材料可能显示唐音重纽三等介音是╱,四等介音是半元音 y。从这儿往下推,他念╱用╱i音,跟印度、欧洲大多数人一样。他的“乙”念【*夿rid】,“一”念【*夿yid】。“乙”是质韵重纽三等字,“一”是重纽四等字。
编辑本段用法
反切
后代人用等韵,主要是帮助人们从反切推出各个字的当代念法来。
例1
现在拿《切韵指掌图》作例(图2)。这部书开头有个《二十图总目》 这就等于个索引。它们是:①高、娇(-ao、-iao),②公、弓 (-ong、-iong),③孤、居 (-u、-ü),④钩、鸠(-ou、-iou),⑤甘、 兼(-am、-iam),⑥金(-im),⑦千、犍(-an、ian),⑧官、涓(-uan、-üan), ⑨根、斤(-en、-in),⑩昆、君(-un、-ün),?歌、迦 (-e、-ia),?戈(果)、瓜 (-uo、-ua),?刚、姜(-ang、-iang),?光(-uang),?觥、扃(-ong、-iong),?搄、惊(-eng、-ing),?该、皆(-ai、-ie) ,?基(-i),?傀(-uei),?乖(-uai)。⑤⑥的音只有唱昆曲的人用。这里发音和现代音有些不谐调,是因为成书在宋代。查字的人遇见一个“?”字,注说“古红切”。利用总图,知道“古”在第3图。翻到第3图,查看“古”在上声格第1横行,竖行黑地白字“见”字下头。再利用总图知道-ong在第 2图。翻到第2图,查着“洪”(=红)字在黑地白字“匣”字下头。现在横着推到"见"字格,就知道“?”字在这里念"公"。本书《检例上》说:“先求上字居何母,次求引韵去横搜。”就说的是这个过程。 等
例2
再比方查着"?"字"许良切"。从第3图知道"许"属“晓”母第 3横行。再利用总图查到第13图,“良”在黑地白字"来"字下头第4横行。从这里横着推到“晓”字格,遇上一个○,再往上错一个格,是“香”字。就知道“?”字该念“香”。《检例上》说:“本眼空时上下取。”再比方查着“秠”字“篇夷切”。查总图知道-ian在第8图,查到那里"篇"本身是在黑地白字的"滂"字下头。从总图查到-i属第18图。查到那里,“移”字在“喻”字底下。横推到“滂”字竖行,一片白圈。只好查第19图,“滂”字行下是“铍”字,就知道“秠”字念“铍”。《检例上》说:“此叶全无前后收。”再比方查着“蜏”字“余救切”。利用总图查着“余”的同音字“舁”在第3图“喻”字下头第4横行。查第 4图知道“救”在“见”字下头。横推到“喻”字下头去声第4 横行,遇上“狖”这个怪字。本身难认,只好从上头的平声推到上声,是“由、酉”,那么这个字念“又”。《检例上》说:"见字偶然又不识,平上去入可寻求。"说的就是查这一类字的办法。 音韵学家利用早期等韵书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切韵》音系,利用晚期等韵书,可以推求作书的人的方音,考定宋以来的音变。
编辑本段演变
流传久了,语音变了,人们就觉着某些等韵书跟实际语音不合。大势所趋,人们不得不改动。大致说,宋元人是零修碎补,明清人就不免大拆大改,特别利害的是“官话”区的作者。这种作品,与其说是作等韵书,不如说写方音调查报告,到这里,等韵跟悉昙的关系一点儿也没了。
编辑本段例外
在演变的过程里人们发现《韵书》中有些反切跟等韵的安排并不完全吻合。比方《切韵指掌图》卷首《辨匣喻二字母切字歌》说:“匣阙三四喻中觅,喻亏一二匣中穷。上古《释》(如《经典释文》)《音》(如臣瓒《汉书音义》)多具载,当今《篇》(《玉篇》、《类篇》)《韵》(《广韵》、《集韵》)少相逢。” 就是说的这类现象。 和尚们是很谨慎(保守)的。他们只立些条例说明些例外,但是并不轻易改动。比方《切韵指掌图》有《辨检类隔切例》说:“以‘苻’代‘蒲’, 其类‘奉’、‘并’。……以‘无’代‘模’,其类‘微’、‘明’,以‘丁’代‘中’,其类‘知’、‘端’。……‘皮’字《广韵》‘苻羁’切……(‘苻’字是奉字母)下合为类隔:于‘并’字以下取一‘蒲’字,作‘蒲羁切’音皮字明矣。”这类解释例外的文字后来叫“门法”。《四库提要》在《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底下说的“原本末附明释真空《直指玉钥匙》一卷。验之即真空编《贯珠集》中,……不知何人割裂其文,缀于此书之后,又附若愚《直指法门》一卷,词旨拙涩,与《贯珠》相等,亦无可采……”可以代表后代多数学者的评论。大体贬多褒少。 《广韵》每卷韵目下头注"独用"、“ㄨ同用”字样,说明归并韵是半合法的。如《指掌图》把“支脂之”合成一类,人们没有怨言。“字母”后代变了,有人合并,就招来反对。江永《音学辨微·辨字母》说:“不可增不可减不可移易。”代表正统意见。《康熙字典》前头录的《内含四声音韵图》,字母保持36个,韵只剩两页了。也有大胆删字母的,如《早梅诗》。
编辑本段示例
【等待】 #děngdài 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等待时机。 〖例句〗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焦急地等待着成绩的公布。 【等级】 #děngjí 按质量、程度、地位等的差异而作出的区别:按质量分为三个等级。 【等闲】 #děngxián ①平常;寻常:等闲视之。②随便;轻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例句〗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大家切不可等闲视之。
写一篇读书笔记《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资料摘编
一、原文
以下《记》与《诗》之文字,一仍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桃花源记(并诗)》所定。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①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②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③。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④,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⑤/者。
(二)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二、释义
1.《桃花源记》
【笺注】
桃花源:在今湖南常德桃源县西南三十里。《常德府志》:县西南三十里,乌头村南,即桃源洞,为秦人避乱处。
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①晋太元中:《艺文类聚》作「太康」。
太元(376-396),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
太康(280-289),西晋武帝司马炎年号。
据《桃花源诗》: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自秦(前221-前206)至太康(280-289),刚好「五百年」(486-510年)左右。似应以「太康」为是;
若自「秦」至「太元」,两者则相差(582-617年)。与「五百年」不合。但逯钦立先生认为这里只是「举其大数」(这大数未免太大)。
又《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则又似以「太元」为是。姑存而不论。
②落英缤纷:落英,一说指「落花」,纷纷繁繁飘落而下。一说指「初开之花」,形容桃花长得纷纷繁繁。两说皆通。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据《玉篇》记载:惋,惊叹也。非现代意义上的「惋惜」。「叹惋」两词同义复用。旨在表达村里人对渔人所言的惊叹之情。
大概是「惊恐」「惊奇」多于「惊羡」。他们并不羡慕、向往外面的世界,反而多亏了祖先找到这个世外桃源,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人把「渔人」请回家,说不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听听外面的故事。最后还在临别时,特意告诫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但是渔人反其道而行之,边往回赶,边作记号。目的是「诣太守说如此」,不过这个「仙境」仿佛有灵,知道渔人告密后,消失不见了。世俗之人「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世俗之人」与「桃源中人」的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字里行间传达着一种对「渔人式」的世俗之人的一种深深地无声讽刺。
即使高洁如南阳刘子骥,也找不到「桃源」之所在。难道是他的资格还不够吗?
④南阳刘子骥:据《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刘驎之》本传记载:
⑤遂无问津者:之后就没有人再去寻找探求「桃花源」之所在了。
据《论语·微子》篇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本文则指寻求。
2.《桃花源诗》
【笺注】
①黄绮之商山:黄绮,商山四皓之二,指隐居的贤人。据《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注:
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lù)里先生。
②借问游方士:游方士,方内之人,指世俗中人。据《庄子·大宗师》记载: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成玄英注曰:方,区域也。奚侗注曰:《论语》「且知方也」;郑注「方,礼法也」。
【释义】
(1)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秦始皇嬴政破坏天道,倒行逆施,横征暴敛;贤者因此纷纷避世隐居。
(2)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夏黄公、绮里季等四人遂至商山隐居;桃花源里的人也在此时避秦而居。
(3)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桃源人至桃花源的来路,早已渐渐湮灭荒芜废弃,而不复被人知晓。
(4)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在桃源中)他们相互勉励辛勤努力耕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各得其所。
(5)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因为没有外界影响,桑树、竹木都长得十分茂盛,即使有所使用)仍然倒垂着大片阴凉之地;农作物也都能按时而种,按时而收。
(6)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春天收集蚕丝,秋天收获粮食,都不用向官家交税。
(7)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荒草丛生的道路虽然阻碍了(外界与内部)的交通;但是(桃源里)却鸡狗互相鸣吠(热闹祥和)。
(8)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他们的礼法还是与秦时进来时一致;衣服保持古风,也没有制作新样式。
(9)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唱着歌;老人们也能到处游玩互相拜访(可谓幼有所长,老有所终)。
(10)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看到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就能辨别出节气季节之变换;看到草木的盛衰,就能知道季风之变化。
(11)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虽然没有官方颁定的历书,一年四季也能(根据自然现象、生活经验)自行推算。
(12)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自给自足)怡然而有余乐;哪里还用得上多余的智慧(机巧)?
(13)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他们自秦到晋已经在此隐居了五百年;今朝敞开大门,使得外界(渔人)得知此神秘的仙境。
(14)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他们发现内外差异巨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外面的人浇薄,里边的人淳朴;所以马上又隐蔽起来(不让人发现)。
(15)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试问那些汲汲于争权夺利的世俗之人,你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尘世之外的仙境生活呢?
(16)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我愿意踩着清风明月,去追寻契合我的生活。
四、「桃花源」所在地及其原型,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用来「寄托理想」的,因此考证其中故事的真假,意义或许也不大,不过这只适合于陶渊明「作者本人」。
但凡一涉及到「研究」,那就不得不刨根究底。正如本人在「引言」中所说的一样,文学中塑造的任何一个「典型形象」,都只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加工,不能脱离现实又超越现实,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真实」。
自然而然,当我们阅读《桃花源记》时,就会滋生诸如「武陵郡现实所在地在哪里」、「桃花源确定是在「武陵郡吗」等想法。
关于「桃花源所在地及其原型」之争,当是由陈寅恪先生首开其端,并由此发掘出「历史学」中关于魏晋时期人民流动屯聚的「坞壁」问题。接着后世为之论文者渐多,其中尤以唐长孺先生最为著名。形成关于《桃花源记》的著名「陈唐之争」。
(一)陈寅恪与《〈桃花源记〉旁证》
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
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
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
《〈桃花源记〉旁证》专讲《桃花源记》「纪实」(原型)部分,「寓意」部分因古今共知,遂弃而不讲。
1.「坞壁」原型
本文首先从宏观背景下阐述两晋战乱时期人口流动的原因及情况。西晋末期,戎狄、盗贼并起,百姓流亡。其中一部分是「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流民,以首都洛阳为中心,向三个方向迁移:
一是南徙至东吴故地(最多);
一是向东北迁移,托庇于鲜卑慕容政权;
一是流向西北,依归凉州张轨。
还有一部分则是留恋乡土「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人民,这部分人民往往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盗贼之难。
(1) 庾衮「禹山坞」
据《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孝友·庾衮》本传记载:
张泓等肆掠于阳翟,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是时百姓安宁,未知战守之事。衮曰:「孔子云: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乃集诸群士而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古人有言:千人聚,而不以一人为主,不散则乱矣。将若之何?众曰:善。今日之主,非君而谁!……
于是峻险阨,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
及贼至,衮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晏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
(2) 苏峻
据《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苏峻》本传记载:
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掖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遂射猎于海边青山中。
(3) 祖逖及诸坞主
《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三十二·祖逖》本传记载:
初,北中郎将刘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在谯,演署平为豫州刺史,雅为谯郡太守。又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余部,众各数百,皆统属平。……而张平余众助雅攻逖。蓬陂「坞主」陈川,自号宁朔将军、陈留太守。逖遣使求救于川,川遣将李头率众援之,逖遂克谯城。……(桓)宣遂留,助逖讨诸「屯坞」未附者。……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
(4) 郗鉴「峄山坞」
又《艺文类聚》九二引《晋中兴书》记载:
中原丧乱,乡人遂共推郗鉴为主,与千余家俱避于鲁国「峄山」,山有重险。
又《太平御览》四二引《地理志》:
峄山在邹县北,……高秀独出,积石相临,殆无壤土。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有如数间居处,其俗谓之「峄孔」。遭乱,辄将居人入峄,外寇虽众,无所施害。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逃此,胡贼攻守,不能得。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郗鉴》本传记载:
鉴得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伯(霸),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
那什么是「坞」呢?《说文》:隖,小障也。一曰庳城也。
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以「坞」为地名者,在早期以「西北」为多。较著名者如董卓的「郿坞」,伦敦博物馆所藏之「居赵羽坞」之语。
较先看见的为袁宏《后汉纪》六所记王霸的「筑坞候」,《后汉书》五四《马援传》的「起坞候」等语。
为了防止胡马的陵轶与盗贼的肆虐,北方那些留下来的人民,只能屯聚在一起,集众人之力以防侵凌。与宋朝南渡,那些留在北方聚在一起抗金的人民何其相似。
故当时中原「筑坞」多且广。如《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条记载:洛水所经之坞,有檀山坞、金门坞、一合坞、云中坞、合水坞、零星坞、百谷坞、袁公坞、盘古坞、范坞、杨志坞(《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这些仅只是洛水流域的堡坞而已。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所谓坞壁众多,其中也有在平地者,不过想要长久避乱的最理想之地却在那些既险阻、又有水源,并且可以耕种的地方。即「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
综上所述,「坞堡」在当时北方是一个集经济、军事于一体的宗族性社会组织实体。既能生活,又能防止侵犯。
这些「坞堡」里的人民几乎就是《桃花源记》里桃源人的原型所在。
2.「故事」原型
那《桃花源记》里剩下的「渔人」及「刘子骥」的原型又是谁呢?以及由他们缀连成的故事原型又出自何处呢?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宋武帝刘裕北伐,占领长安,后秦(姚秦)灭亡。戴延之(戴祚)当时正跟随刘裕入关征伐。期间将自己的经历见闻记录在所作的《西征记》一书中,今已散佚不传。但《水经注》中有引文:
洛水又东,径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
义熙(405-418)中,刘公(刘裕)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五·洛水》
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坂傍绝涧,陟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巷以济潼」矣。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
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道东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417),王师曾据此垒。《西征记》曰:沿路逶迆,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帝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地结垒,为大小七营,滨河带险。姚氏亦保据山原、陵阜之上,尚传故迹矣。……
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径「皇天原」西。《周固记》: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
河水又东径阌乡(wén)城北,东与全鸠涧水合。水出南山,北径皇天原东。
《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也。《西征赋》曰:咸徵名于桃原者也。《晋太康地记》曰:桃林在阌乡南谷中。
——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
《匡谬正俗》七「黄巷条」云:
郭缘生《述征记》曰:「皇天坞」在阌乡(wén)东南。或云:卫太子始奔,挥泪仰呼皇天,百姓怜之,因以名坞。又戴延之《西征记》曰:皇天固去九原十五里。据此而言,黄天原本以坞固得名,自有解释。
阌乡:今合并为河南灵宝县。
据《元和郡县图志》六「虢州阌乡县」条记载:
秦山,一名秦岭,在县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华州。山高二千丈,周回三百余里。桃源,在县东北十里,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也。
又「陕州灵宝县条」云:
桃林塞,自县以西至潼关皆是也。
又《新唐书》三八《地理志》「陕州灵宝县条」云:
有桃源宫,武德元年置。
五、“亲往"与“规往”
钱锺书对“规往”的注释文字:“‘规’字六朝常用,如《魏书·孟表传》:‘云是叔业姑儿,为叔业所遣,规为内应’,又《尔朱荣传》:‘我本相投,规存性命’,皆谓意图也。”只能说明“规往”中的“规”字在这里可以说得通,并不意味着“亲往”是错的。反观“亲往”之“亲”,无人不解其意,连提供旁证的必要都没有。
现代文史学者范宁(1916—1997)曾在一篇题为《怎样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文章中提到:“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古人作品,手稿是极少的,一般都是传抄的,宋代以后有刻印,但仍旧有人抄写。抄错了,刻错了,总是难免的。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有一句‘闻之,欣然规往’。苏轼抄本和后来的一些刻本都作‘亲往’,只有一个宋刻本作‘规往’。的确,‘亲往’比‘规往’好懂,但下面接着说:‘未果,寻病终。’既然‘亲往’就是去了,怎么又说‘未果’,不是自相矛盾吗?看来‘亲’是错字,应该作‘规’。‘规往’就是打算去。古人作品中这中错误是常有的。
上下文意及其情理逻辑
“规往”为什么得不到普遍的认同?因为他们的理由经不起推敲。
“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翻译成白话就是:“(刘子骥)听说有人发现了一个桃花源,很高兴地亲自前去寻找,但没有找到。不久,他就病逝了。”自然承接上文,非常合情顺理。用范宁先生的话说,就是“好懂”。
但王应奎等人却把这句话解释为“……很高兴地规划前去寻找,但没有实现。”所谓“没有实现”就是计划没有落实、没有去寻找。他们认为,既然“亲往”了,就不能说“未果”,因为二者“自相矛盾”,所以倒推出“亲往”是错的。这种说法实在莫名其妙。去找了,没找到,再正常不过。此前,武陵太守已经派员随渔人去找过,也没有找到,连渔人自己都找不到了,怎么就“自相矛盾”呢?原本很“好懂”的句子,偏要绕来绕去,简单问题被复杂化。关于这一点,下文还将专门论证
黄慎书《桃花源记》中为“亲往”。
自给自足,环境优美;没有赋税,没有战乱;邻里和睦,怡然自乐。这样的“世外桃源”,无人不心向往之。听说发现了这样的地方,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兴奋异常,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武陵太守的表现就是这样的——他听完渔人的汇报,“即遣人随其往”,片刻也没有耽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刘子骥应该怎么做?当然是“欣然亲往”,而且也应是“随即”。然而,王应奎们却硬要刘子骥做个“规划”,竟然还没有成行,这不是很滑稽吗?
“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与“后遂无问津者”也存在内在的关联。正是因为连像刘子骥这样的人物都未能找到桃花源,所以别人都死了这条心。如果刘子骥没有去找过,其他人为什么都要放弃呢?
《晋书·刘驎之传》[25]记载:“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驎之少尚质素,虚退寡欲,不修仪操,人莫之知。好游山泽,志存遁逸。”“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车骑将军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驎之固辞不受。”“驎之虽冠冕之族,信义著于群小。”“去家百里,有一孤姥,病将死,叹息谓人曰:‘谁当埋我?惟有刘长史耳’!驎之先闻其有患,故往候之,值其命终,乃身为营棺殡送之。”《晋书·刘驎之传》称刘子骥“居于阳岐”。《世说新语笺疏》在笺疏中称:“水经注三十五云:‘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山沈大江。’寰宇记一百四十六云:‘阳岐山在石首县西一百步。’”[26]也就是说,刘子骥不仅真有其人,而且确实是“好游山泽,志存遁逸”的信义高洁之士,甚至还曾有过“寻索”仙境的经历!
桃花源本是想像之境,陶渊明当然心知肚明。既然虚构故事,为什么要把一个真实人物写进去呢?孙钧锡《陶渊明集校注》在文后的注释中也引用了《晋书·刘驎之传》中那个“寻索”仙灵方药的记载,并分析说:“这是晋时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诗人加以改造附会于此,目的是借刘子骥的真实姓名,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27]笔者认同这个观点,同时认为刘子骥的植入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给这个故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小说家”,他要努力让读者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但又不能让世人真去寻找,因为桃花源纯属虚构。若使世人纷纷探寻,就有诓人欺世之嫌。但这两个目标显然存在悖论式的冲突。那么,谁能完成这个任务呢?“惟有刘长史”!他“好游山泽,志存隐逸”,甚至有过“寻索”仙灵方药的经历,听说有人发现了“世外桃源”,他肯定会“欣然亲往”。更重要的是,刘子骥声名远播,公信力高。既有经验,又有公信——他的亲往,可以让人相信发现桃花源之事并非空穴来风;寻之未果,又可以让世人断了继续寻找的念头——连刘子骥都没有找到,其他人也就别再枉费心机、浪费时间了。于是,水到渠成,“后遂无问津者”。
古今主要字典有哪些字
古代字典和词典的编纂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早在周宣王时,就产生了我国见于著录的第一部字书《史籀》,也是当时教育儿童的一种识字课本。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配合统一文字的政策,特令李斯等用小篆编撰字书《苍颉篇》、《爱历篇》和《博学篇》。汉初,民间有人把上述三篇合为一篇,“断六十字为一章,凡五十五章”,仍取名《苍颉篇》。以后,陆续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不过,以上这些原只是一般的识字读本,诸如《急就篇》,也是经庸人颜师古作注、宋王应麟补注,才使它具有查考字词的作用。真正奠定了我国古代字书基础的著作,还要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该书以小篆为主体,兼收古文、籀文,全书分为十四篇,收单字九牛五百四十三个,用读若法注音,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成五百四十部,创立了按部首收字的体例。它还总结了战国以来的“六书”理论,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解释文字的方法,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以前的文字训诂,对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晚清以来关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研究,正是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总之,在我国古代字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晋朝吕忱的《字林》,是继承《说文解字》编纂的又一部字书名著。在唐代以前,人们还把它和《说文解字》并称,可惜不久就失传了。据《封氏闻见记》,《字林》的部首与《说文解字》相同,收字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个,较《说文》为多。《魏书·江式传》说;该书“文得正隶,不差篆意”,可见是我国第一部用隶书写成的字书。梁顾野王的《玉篇》,则是我国第一部用楷书编成的字书。今本《玉篇》虽非原本,但可知其对《说文解字》有所增订,也是一本较好的字书。
自隶书、楷书代替篆书通行以后,文字的形体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字和俗体也日益增多,于是就有人注意研究文字的异同,从而产生了唐颜元孙的《干禄字书》、辽释行均的《龙龛手鉴》、宋郭忠恕的《佩觿》及李从周的《字通》。这些字书对于我们认识一个字的异体,辨清许多形体相似的字,还是有用的;其中《字通》创建了按笔画排字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的字书主要有王洙等相继修纂的《类篇》,它继承了《说文解字》和《玉篇》的体例,着重探讨字源,说明文字形体之变化并吸收了大量的新字(共收字三万一千三百十九),讲古音、古训,在字书史上有一定贡献。元戴侗撰《六书故》,改变了《说文解字》的部首编排,分为数、天文、地理、人、动物、植物、工事、杂、疑九部,每部之下各分若干细目,按字义排列。但戴侗攻击许慎用小篆作本字,使人“不知制字之本”,所以他的《六书故》采用钟鼎文字,钟鼎文没有的 字才用小篆。《四库全书总目》曾指出该书“非今非古,颇碍施行”。不过书中解释文字,也有精详的考证,作为研究古代文字训诂的工具书,还是有用的、不能一笔抹杀。
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是我国一部较为通俗而编排方法也比较进步的字书。它收编单字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九个,包括俗字,而僻字则一律不收,并把《说文解字》的部首简化成二百十四个,均按笔画多少排列。注音方法是先反切,后直音。对字义的解释,也较为清楚。全书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连首卷及附录共十四卷,每卷用表注明各部首及其所在页码,末附检字表以便查找不易辨别部首的字。这种编排方法是字书发展中的一大改进,后世多沿用。该书在明末曾风行一时,给它作补编或用其名新编的字书也很多,其中流传较广的则是张自烈的《正字通》。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张玉书等奉命撰《康熙字典》,这是我国字书第一次用字典的名称。该书继承了《字汇》和《正字通》的体例,分为二百十四部,共收字四万七千○三十五,用反切注音,释义旁征博引,可以说是我国封建时代纂修字书的一个高峰。当然,该书也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乾隆时王锡侯著《字贯》一书,就对《康熙字典》的错误有所指摘和议论;但因此冒犯了康熙“御定”的威严;又因该书没有“避讳”,落了个作者满门抄斩,其著作也全部被销毁(事见《掌故丛编》)!直到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奉皇帝之命,著《字典考证》,才校正了该书引书的错误二千五百八十八条。显然,错误当不限于此。第二节还要介绍清代以后人们的评论,这里从略。
我国古代专门汇集经史中文字训诂的字书有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清阮元的《经籍籑诂》,集释佛经音义的著作有唐释玄应的《一切经音义》、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研究虚字的有清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都是价值较高的专著。
所谓“训诂”,就是解释词义;解释词义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当代普通话的词语说明古代词、方言词的意义,这叫“诂”;一是说明词的定义和应用范围以及它和同义词、近义词的分别,这叫“训”。
《尔雅》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训诂书,也是我国古代训诂书的代表作。此书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总目》说:“大抵小学家缀辑旧文。递相增益,周公、孔子皆依托之词。”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大约该书产生较早,春秋到汉初这一时期内,经过不少人的增补,到汉代才定型。今本《尔雅》按收录词汇的内容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等十九篇。它的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到古代的一般词汇,还涉及到古代社会的人事、天文、地理和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分门别类进行了解释,是研究和查考先秦词汇的重要资料,在我国语言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这部词典成书较早,不少内容若没有后人的解释,也难以看懂。汉代以来,为《尔雅》作注的不少,但大多已失传,现存晋郭璞的注和宋邢昺的疏,即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的《尔雅注疏》。此外,宋代还有陆佃的《尔雅新义》、郑樵的《尔雅注》,清代研究《尔雅》的著作更多,最著名的有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的《尔雅义疏》。
《尔雅》一书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列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训诂书的影响颇大。后世训诂书,有的补充《尔雅》内容,有的仿其体例,且多以”雅”字命名。其中旧题孔鲋的《小尔雅》,是最早的一部补充《尔雅》之作。此后有汉刘熙的《释名》,除对字词进行简单的释义外,并进一步探求语源。魏张揖的《广雅》,则博采群书,以补《尔雅》训诂之缺。宋代补《尔雅》之作有:陆佃的《埤雅》,罗愿的《尔雅翼》。明代朱谋■的《骈雅》,专门收录冷僻深奥的词汇;方以智的《通雅》,特点在于探讨语源。清代吴玉揰___SIMPLE_HTML_DOM__VOKU__PIPE____收录形音歧异而意义相同的词,撰为《别雅》;史梦兰集叠字,撰《叠雅》。总之,以上诸“雅”,都是收录古籍书面语言的词典。
我国第一部专门收编各地群众口头语言的词典,当推旧题扬雄撰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汉末至晋初的人都说此书是扬雄所作,如应动的《风俗通义》和常臻的《华阳国志》。但是,《汉书》的《艺文志》和《扬雄传》都没有提到这件事,所以宋代洪迈便怀疑起来,以为扬雄作《方言》之说出于依托。《四库全书总目》断为“真伪皆无显据”。但该书自问世以后,研究它的名家,颇不乏其人,晋郭璞的《方言注》,更多所阐述,贡献较大,且流传至今,王国维在《书尔雅郭注后》、《书郭注方言后》曾给予分析、比较和肯定。清代学者为《方言》作校勘疏证工作的主要有:戴震的《方吉疏证》,钱绎的《方言笺疏》,王念孙的《方言疏证补》。但是,集大成之作,还是周祖谟的《方言校笺》(科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续《方言》及收编方言俗语的专著还有不少,如:汉服虔的《通俗文》;唐颜师古的《匡谬正俗》,宋阙名的《释常谈》、龚颐正的《续释常谈》、李翊《俗呼小录》、明李实的《蜀语》等。
清代续《方言》的著作主要有:杭世骏的《续方言》,程际盛的《续方言补正》;考证一地方言的有:胡文英的《吴下方言考》;专集诗词中方言的有:李调元的《方言藻》,专集常言俗语的有:翟灏的《通俗编》、钱大昕的《恒言录》、钱大昭的《迩言》等。
近代、现代字典和词典的编纂
近代、现代的字典和词典,是在古代这一类工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华大字典》,编者陆费逵、欧阳博存等,中华书局1915年初版。全书收单字四万八千余,稍多于《康熙字典》,还纠正了后者的错误二千多条。尽管该书的缺点和错误也不少,但因它收字较多,在新的大型字典出版以前,还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字典。
在词典方面,《辞源》是编辑最早、规模较大的一部,该书由陆尔奎、方毅、傅运森等任编辑,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正编、1931年出版续编,后来又多次重印再版。全书收词目约十万条,内容包括普通语词、成语、典故和人名、地名、书名以及专科术语等等,按字头部首编排;每个字头先用反切注音,并附直音,再标明声韵,解释字义。词条按词头首字排列在字头之后。该书在内容和编排体例上,都吸收了前人的成果,注音简易,词条较多,引证丰富,释义明了,至今仍不失为有使用价值的词典。它的缺点是,第一、文史方面的条目多根据唐宋以来的类书,没有核对原文,往往发生错误和遗漏,而且引书不注篇名,难以查对,第二、摘引原文不标明删节,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误;第三、有的词条去取失当;第四、没有使用新式标点;第五、一些释义上的立场、观点也有问题。
继《辞源》之后的百科性词典应数《辞海》,舒新城、张相等编,1936—1937年由中华书局分三册出版,后又再版。全书收录词条的数量和编制体例大致上与《辞源》相同。当然,《辞海》对《辞源》所存缺点错误有一些改正,如引书注了篇名,还采用了新式标点,但是,除此以外,前面所举《辞源》的缺点、错误,在《辞海》中仍多存在,特别是立场、观点上的问题,二书有不少共同之处,读者查考时应当注意。《辞海洲辞源》二书收编的条目不尽相同,可相互参照,取其所长。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性的字典和词典,如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朱起凤的《辞通》、符定一的《联绵字典》、徐嘉瑞的《金元戏曲方言考》等等,至今也还有参考作用。
解放后,字典和词典的编纂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三十年来,先后编辑、出版了《新华字典》、《同音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小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一些专门性的字典和词典,并开始新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此外,还有《辞源》、《辞海》的修订、改编。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学术界协作努力下,《辞海》(1979年版)已于1979年9月出版,精装三巨册。新版《辞海》收单字一四八七二个,复词九一七○六条,插图二千余幅,计一千三百余万字。这是一部百科性辞书,主要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在改编、修订过程中,除上述1979年的新版本外,从1961年起,《辞海》还曾印刷过四种本子:(1)《辞海·试行本》,1961年出版,按学科编排,平装十六册,附总词目一册。(2)《辞海·试排本》,1963年印,供征求意见用,按部首笔画编排,乎装六十册,精装合编成三册。(3)《辞海·未定稿》,1965年出版,按部首笔画编排,精装二册。(4)《辞海》分册,按学科编排,共计分册,装订成甘八本,分两种版本:“修订稿”,已出版廿三本,1980年出齐;“修订本”已出六本。
《辞源》的修订定稿工作也于1979年完成,共四个分册,将于1981年出齐。修订后的《辞源》是一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供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收词限于古典文史范围,而且一般止于鸦片战争;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全部新词则一律删去。单字下注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并加《广韵》(间采《集韵》等)的反切,标出声纽。释义简明确切,并注意语词的来源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全部书证加注了作者、篇目和卷次,有些条目之末还附了参考书目。
以上就是关于匡谬正俗作者,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诗句的全部内容,以及匡谬正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